根据中电联公布数据,2022年1-12月,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52543.4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39%,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0.8%,同比提高15.4个百分点。
在全部市场交易电量中,省内交易电量合计为42181.3亿千瓦时,其中电力直接交易40141亿千瓦时(含绿电交易227.8亿千瓦时、电网代理购电8086.2亿千瓦时)、发电权交易1908.4亿千瓦时、抽水电量交易9.6亿千瓦时、其他交易122.4亿千瓦时。
2022年,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。首批八个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目前均已完成长周期结算试运行,多个试点进入以年为周期的结算试运行。第二批试点也均在2022年启动试运行,快马加鞭推进电力现货市场落地。
自《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》(发改价格【2021】1093号)印发以来,全国各地综合实际,优化分时电价政策。当前,随着电力市场改革逐渐深化,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,电力消费结构加快变化,用电负荷呈现冬夏“双高峰”特性,电力生产侧与消费侧双向大幅波动。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,能够更好地刺激和鼓励用户移峰填谷、优化用电方式,确保电力供应平稳,同时还能推动储能市场的发展,对助力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具有积极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