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为什么要把电力销售这块“蛋糕”分出去?
2000年二滩水电站“弃水事件”是推动2002年电力改革的重要导火索,为了我国电力行业可以打破垄断,引入竞争,提高效率,降低成本,200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《电力体制改革方案》,这一年电力体制改革进入实施阶段,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,落实改革核心“厂网分开”(插入国网、南网及五大发电集团组合图),进行资产重组,拆分原国家电力公司。国家电网、南方电网和五大发电集团正式成立。
自此电力改革开始艰难推进。 直至2015年开始新一轮电改,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“9号文”,以“管住中间、放开两头”为核心,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拉开序幕。“管住中间,放开两头”主要就是管住电网输配电环节,明确了输配电价;放开发电方、售电方和用电方,用电方从原来的只能从电网企业购电转变为可选择性的向发电厂、售电公司或者电网企业购电,提高了电力市场化程度,售电公司应运而生。
自此国家加快了取消目录电价的脚步。新疆地区于2022年5月正式取消目录电价,电价由市场交易结果产生,随行就市。截止目前,全疆已有9552家经营性电力用户选择由售电公司代理或自行参与市场化交易,其他10kV以上的经营性用户由电网企业代理参加市场化交易。
从以上电改历程不难看出国家之所以要把电力销售这块蛋糕分出去,是要建立健全的电力市场机制,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。